现就精伦律所常年法律顾问单位甲集团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案例浅谈企业法律风险的防控,包括经营风险和管理风险两个方面。
(一)经营风险案例
(1)基本案情
顾问单位甲集团控股子公司乙是一家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我们在审核其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时发现合同相对方并无劳务资质,经与乙公司项目负责人沟通,项目负责人表示其认为目前建筑施工劳务分包已不再要求分包方具有建筑施工劳务资质。2017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培育新时期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提及取消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审批。因此,部分建筑企业认为,建筑施工劳务资质已取消并且建筑施工劳务分包不再有资质要求。
(2)法律分析
一方面,该指导意见仅为征求意见稿,目前只在浙江、安徽、陕西、山东试点,并未在全国范围正式施行,四川亦未列入试点范围;另一方面,该意见稿中取消的是建筑施工劳务资质的审批而非取消劳务资质,并且该意见稿同时提出设立专业作业企业资质,实行告知备案制,鼓励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劳务企业通过引进人才、设备等途径向总承包和专业企业转型;县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备案信息核发专业作业企业资质证书,专业作业企业在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从事专业作业分包。这意味着若征求意见稿在全国正式施行,劳务企业转型专业企业的应在专业作业企业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从事专业作业分包;未转型劳务企业原有劳务资质的管理也将有相应管理细则。无论对上述哪一种情况,都有相应的资质要求。
若错误解读该征求意见稿,与不具有劳务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签订该劳务分包合同属于违法分包,有合同无效、行政责任等重大法律风险,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而对于合同价款支付,建设工程经竣工验收合格,承包人请求参照合同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可获法院支持。
(3)风险应对
对于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涉及到新增、修改的时候,企业应结合法律顾问的专业性建议,对法律法规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避免因对法律法规的错误解读而给企业造成重大法律风险。
(二)管理风险案例
(1)基本案情
顾问单位集团甲公司某新员工在办理入职手续、签订劳动合同时要求不在公司购买社保并且提出让公司以工资补贴的形式将公司应缴社保部分发放给个人,员工表示将出具放弃购买社保的书面声明交公司。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行政部就该员工的要求向我们提出法律咨询,希望我们对此提供法律意见。
(2)法律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对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均为法定义务,并不因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合意而被免除。在用人单位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保而以工资补贴形式发放单位应缴社保部分的情况下,若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要求用人单位补缴社保,用人单位无法以劳动者出具的声明书免除该法定义务。并且,如果届时用人单位不能证明已将公司应缴社保部分作为补贴发放给劳动者,用人单位还将面临无法追回该款项的经济损失风险。
(3)风险应对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尤其在处理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过程中,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规进行学习和了解,避免因用人风险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除上述风险案例外,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需召开股东会决议的事项未按法定程序召开股东会、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施工合同中未明确现场签证人员等,都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常见的法律风险点,在企业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的同时,我们作为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应在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尽职尽责,做好法律服务,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保驾护航。